更新时间: 2017/8/15 13:10:41 来源: 核网
一、国际经验 1、保持额定功率稳定运行 尽可能将核电作为基荷电源,尽力避免核电参与调峰,长时间保持额定功率稳定运行。 什么是基荷电源? 基荷电源指在接近全负荷运行条件下连续运行,运行小时通常较高,以达到电厂和全网最佳经济运行模式为目的的电源。 核电作为基荷电源的优势: a)从经济性角度考虑。核电站建造成本较高,但运行成本低,因此在电网调度过程中,从全局出发,较多的安排核电机组发电是更加经济的。低负荷运行情况下会导致核燃料利用不充分,同时亦将增加核废料处理成本。 b)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核电长期参与调峰,存在导致机组运行可靠性降低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因而核电作为基荷电源使用更为合适。 根据IAEA相关统计数据,2015年,法国、美国及韩国核能发电占比分别为73%、19%及34%,近年来三国核电机组平均负荷因子分别为75%、90%以及85%(负荷因子是指一座核电站实际发电量占额定发电量的比例,其大小与实际负荷和停运时间有关)。法国核电装机容量占比仍维持在50%左右,核电发电量占比亦高达70%,核电高占比挤压了整个电网内其他电源的份额,使得其他电源调峰能力有限,核电机组需跟踪负荷运行; 其他主流核电国家如美国、韩国的核电运行经验,由于核电在国内电源结构中占比并不高,核电基本能够维持基荷运行。 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不足4%。由此可见,现阶段核电作为基荷电源,避免参与调峰是有客观基础的。 2、促进核电消纳的市场经验 国际上价格机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投标机制;二是上网电价补贴机制;三是配额制和电力采购协议(PPA模式)。 a) 投标机制是政府为建设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公共预算设立的目标,并邀请未来项目的开发商进行招标。我国目前也采用这种机制。其优势是通过投标竞争,大幅度降低新能源发电价格和政府补贴。 b) 上网电价补贴有两种机制。一种叫固定上网电价补贴,直接明确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电网企业按照政府定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由此增加的额外购电成本支出,由国家补贴或计入用户销售电价。另一种是含溢价的上网电价补贴,直接参与电力市场。 c) 电力购买协议(PPA),也称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机制。随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PPA实际上是买卖双方签署的一项长期电力交易合同,约定了买卖电的价格。 二、我国核电消纳模式新探索 1、漳州核蓄一体化运营模式 核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一体化运营的新模式,漳州核蓄一体化已经得到国家能源局的肯定,并且有望成为第一个核蓄一体化示范项目。根据漳州核电提出的核蓄一体化运营模式,核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统一由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运营,抽水蓄能作为核电站的配套设施,承担调峰任务,用核电的电量来进行抽水。漳州核电的核蓄一体化运营模式最主要作用是提高核电机组负荷率,增加上网电量,从而确保核电企业收益。 △图为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在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等的陪同下,赴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调研“核蓄一体化开发运营 ”工作。 2、中核辽宁核电热电联产方法 中核辽宁核电的大型商用核电机组的热电联产方法成为国内首个核电供暖技术领域的专利。在助力北方冬季清洁供暖,提高核电厂综合利用率的同时,核电供暖也将为解决东北地区核电机组供暖期停机备用问题的必行之路。 3、广西市场化消纳核电 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核电纳入电力直接交易,今年以来,防城港核电项目已有65亿度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实现了稳增长与清洁能源消纳、核安全压力的多方共赢。 根据国内外市场经验,我国核电消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完善的核电价格补贴机制。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和价格补贴。 (2)加快构建全国电力市场,逐步探索核电参与市场交易。 (3) 核电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消纳,国内供大于求就通过与国外进行联网电力输送,建立跨区域乃至跨国家消纳机制。 核电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技术突破、模式创新、机制完善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以增强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我国如果想打赢这场已经宣战的环保战,应该首先保证核电作为基荷电源的地位,尽可能减少让核电参与调峰,另外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是世界范围内建立电力市场,对电力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宏观调度,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核电作为低碳清洁能源的作用,在2030年实现自己的承诺。 链接: 《经济转型和电改大背景下 核电消纳突围之路》 《七雄争霸,谁才是核电出口真正大国?》 《中国第四代核电技术让欧美眼馋,中国:我还有“核电宝”!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 核能取暖替代燃煤宜尽早试点》
如有相关问题,请您【点击在线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