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18/7/31 15:32:27 来源: 田力
上周去了北方某省发改委能源局,在和能源局领导的交流中了解到,因为听说省委书记在某个场合说了一句“我们不上核项目”,导致已经开始了前期工作的几个核项目嘎然而止。详细问了一下,既没有正式文件,也没有会议纪要,都是听说。搞得省能源局在面对两个核电集团时,感觉很没面子。要知道这些重大核能项目,当初可都是当时的省领导努力争取来的,而且和两个核电集团都是签署了合作协议的,国家能源局也是有批准文件的。 这就是中国现实的政治生态吗?这就是中国政府的决策程序吗?在中央一再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实在是不应该呀!这不是典型的长官意志吗?这不是典型的拍脑袋瞎指挥吗? 核能知识普及的重要性 最近在北方各地推广核能供热的过程中,愈来愈感觉核能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管是党政干部,还是能源电力领域的专业人士,如果不是核能专业出身,对于核能知识极其贫乏。如果只是普通百姓,我们多讲一讲,或者送一两本书,明白之后就消除了对核能的恐惧。最要命的是,关键岗位上的领导干部,一是我们难以见到、二是没有足够时间听讲、三是没有时间读书,导致我们的科普工作难度极大。那么,这些领导干部依据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乃至无知和愚昧作出的决定和决策,其副作用堪比无良企业家生产销售假疫苗。 习总书记在核能问题上怎么说 在省委书记的心目中,国家能源局可以置之不理,央企董事长总经理也可以不在话下。但是,现在中央正要求、自己也在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要定于一尊。尤其是省委书记和市委书记,更是要和总书记保持一致。那么看看习总书记在核能的问题上是怎么说吧!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核安全峰会发言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参加荷兰海牙国际核安全峰会时讲到:“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拓展了美好前景。”指出“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月15日在祝贺我国核工业建成6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习总书记如何做的 再看看国家主席、总书记习近平是如何做的! 两国元首共同出席台山核电站欧洲先进压水堆全球首堆工程命名揭牌仪式 2018年1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台山核电站欧洲先进压水堆全球首堆工程命名揭牌仪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2018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引进四台俄罗斯核电机组,分别建设在江苏田湾核电基地和辽宁徐大堡核电基地。 李克强总理的鲜明态度 作为政府的总理,李克强也于2015年1月15日作出批示:希望弘扬传统,聚焦前沿,全面提升核工业竞争优势,推动核电装备“走出去”,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为把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而继续奋斗。 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月日2日向正在召开的58届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发去贺信:当前中国政府正在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坚持推进能源节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中国愿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他成员国一道,拓展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水平,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推进人类和平利用核能事业。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考察 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6月15日视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时说到:核电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展包括核电在内的绿色清洁能源。 李克强寄语中国核电:你们在铸“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华龙一号”为我撑腰,我去国际舞台为你们扬名! 大家听一听,从总书记到总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说的够明白的了吧!领导人要“坚持和平利用核能”,要“把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要“发展包括核电在内的绿色清洁能源”,如果各省不积极响应、不大力支持,怎么能说是“与中央保持一致”呢?又怎么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呢? 省市主要领导,不积极支持核能工业落地本省,说到底,是畏难思想在作怪,是懒政行为在表现。一是懒于学习科学技术新知识,二是害怕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 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作为领导社会和经济发展、参与重大产业和项目决策的党政领导,一方面要自己加强学习,另一方面,要将所学知识向周围的干部群众做宣传、做科普。更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前任领导班子以及众多专业部门作出的既有决策。新官不理旧政还好说,就怕新官上任废除旧政、改弦易辙、另起炉灶。 支持核能项目落地的各省 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甘肃、辽宁、内蒙、陕西、四川等省的历任领导,坚持以国家大局为重,意识到核能发展的历史必然,积极支持核能相关项目落地本省;同时,也尝到了核能项目落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甜头。即使前几年电力消纳困难,也积极支持核电发展。随着今年以后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核电将为即将到来的用电高峰提供坚实的保障,而那些拒核能项目于门外的省份,将饱尝缺电的烦恼和困难。随着燃煤设施的陆续关停,北方各省还将迎来冬季集中供暖热源不足的考验。而核能单纯供热项目正好是替代燃煤、最为清洁的大规模基础热源。 一边喊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能源、清洁供暖、关注民生”,一边又对落实上述目标的核能发电和核能供热畏首畏尾、推三阻四、三心二意。“叶公好龙”讽刺的不就是这种人吗? 那些对核能最恐惧、最阻碍、最反对的人们,一旦他们自己、或他们的父母得了重病,跑医院比谁都快捷,做放射性检查、诊断和治疗比谁都积极,这个时候,就不再提“恐核”、“怕放射性”了。 再说回来,不管是身在中国,还是将家人送到美国,都生活在地球内部核裂变、核衰变产生的能量场中,也逃离不开来自太阳的核聚变能量场。所以我前一段写过一篇《身在“辐”中不知“辐”、病危方知“核”为贵》的文章,希望对“核”和“放射性”有恐惧心理的领导干部们耐心读一读,网上和微信里都能搜到。 早在1992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紧时机、发展核电—对我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的再思考》,在《中国能源》杂志1992年10月期发表之后,得罪了当时的中核总主要领导人。今天在自媒体发表的这些文章,可能会得罪更多的人。但是,为了科学理想,为了国家大局,我不怕得罪那些该得罪的人,因为我相信,这些文章也同样会唤醒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 文/田力,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长期在电力行业管理、政策研究、战略规划、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领域工作。 《习近平: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 《习近平就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寄语中国核电:你们在铸“国之重器” 》 《李克强:"华龙一号"为我撑腰 我去国际舞台为你们扬名》 《科普:核电站周围是否有辐射? 》
如有相关问题,请您【点击在线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