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近期会议
  联盟介绍
  加入联盟
 
 
 
 
 
 
 
首页 >> 中国FDS凤麟核能团队:发展先进核能科技 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中国FDS凤麟核能团队:发展先进核能科技 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更新时间: 2018/12/3 11:50:16 来源: 中国科学院

 

 

著名的大亚湾核电站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发电量若全部供给香港特区,可满足全特区总用电量的1/3以上。能量巨大但“体型肥胖”的核反应堆可以“瘦身”吗?它能“瘦”到什么程度呢?这个人类期待便捷利用清洁能源的梦想,成为近年来核能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越小并且越安全的核能意味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暨“FDS凤麟核能团队”就是一支走在前沿的“追梦者”。
 
目前,FDS凤麟核能团队正在研发一种超小型、移动式(如用卡车装载)的高功率能源供应装置——“核电宝”供能系统,并已进入工程化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利用只有卡车大小,甚至更小的可以灵活移动的“核电宝”供电,将成为现实。当然,这只是他们从事的先进核能研究之一。“核智算”系列软件、“麒麟刀”精准放疗系统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正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而蓬勃发展。
 
 
强大研究基础抓住“走出去”机遇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核能在其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供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旺盛。核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愈发受到青睐。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核电的国家和地区20个;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100座,占全球总数22%;正在建设28座,占比达51%。也就是说,全球超过一半的新建机组都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世界核能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正在这里崛起。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核能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因而可以摆脱既有技术路线的束缚,引进和发展先进核能技术。
 
FDS凤麟核能团队主要从事先进核能系统研发及相关安全技术研究,经过30余年发展,迄今已成为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为核心,以中科瑞华、中科超精、中科超安等公司为技术产业化平台,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建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重点研究领域涵盖中子物理、先进裂变核能、聚变核能、核技术交叉应用等。团队现有核心成员500余人,包括“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 973”计划首席专家等高端人才20余人,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约80%,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国际能源署(IEA)合作计划等国内外重要项目200余项。在所长吴宜灿研究员、副所长郁杰研究员带领下,团队坚持“兼收并蓄,包容并举”的理念,通过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队伍不断壮大,国内、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30余年的积累和创新,FDS凤麟核能团队在先进核能系统研发及相关安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以核能软件(相当于核电站的“中枢神经”)为例,首席科学家吴宜灿研究员领衔自主创新研发的中子输运设计与安全评价软件——SuperMC,不仅攻克了中子输运精准建模与高效求解的世界难题,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与封锁,还实现了我国核能软件首次走出国门。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SuperMC软件的用户已经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结合在方法、技术与软件使用上的指导与培训,获得了普遍认可,为当地核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实施自主研发技术“走出去”战略,制定中国标准、提供中国方案,是我国由“核能大国”向“核能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核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宝贵机遇和广阔舞台,FDS凤麟核能团队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稳健地走向沿线国家。
 
 
人才培养 民心相通

致力于先进核能系统研究的FDS凤麟核能团队,其“一带一路”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前沿研究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方面。先期的研究基础与战略布局,为核安全所的先进核能研究走向“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9月底,核安全所在FDS凤麟核能团队的基础上成立,次年开始招收首批外籍博士研究生。第一批博士生全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后来研究所才了解到,他们都是通过国际会议、专家推荐等渠道“慕名而来”的。团队在“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方面的开放态度成为了无形中的“橄榄枝”,这种“默契”随后每年延续形成“传统”。另一方面,这也得益于中国科学院自2013年以来打造的“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体系。CAS-TWAS院长奖学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战略科技人才贮备计划。到2018年,已有10余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人才通过该奖学金支持在核安全所攻读博士学位。
 

 
这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有的已毕业回到自己祖国成长为研究骨干,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用到自己祖国的实际工作中;有的通过访问学者计划再次回到核安全所继续交流,推动核安全所与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能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道路上坚实的“桥梁”。
 
从青年人才培养入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这仅仅是开始。未来,核安全所还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国际交流优势和合作渠道,开展各方面科技项目合作,同时不遗余力持续推动高端人才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巴基斯坦籍Z博士在核安全所学习3年,从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到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刻苦钻研,始终积极愉快地工作,还活跃在核安全所的运动场、联谊会等每一个场合。有一次他面露愁容,一问才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中房屋修缮、资金暂时周转不开,研究所二话不说帮助他一起渡过难关。后来,他特地拿来照片指给核安全所的师生们看他家的房子,团队成员无一不是打心眼里跟着一起高兴。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中外科研人员既是同事,更成为相互体恤、彼此温暖的朋友、家人,在共通的文化体验中追逐共同的核能梦想、人生梦想。
 
 
展望未来

当今核能与核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在建、在运装机规模将达到8 800万千瓦。与此同时,全球核电市场在经历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出现了回暖的趋势,对于拥有先进的第三代成熟技术和第四代甚至更新一代研发、试验技术的中国核电来说,这无疑是“走出去”的最佳时代。
 
回首过去,“一带一路”从畅想到实践,实现了“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也给我国核能研究创造了更多国际化的平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FDS凤麟核能团队会继续加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力度和相关人才培养规模,以点滴行动造福世界、造福人类,实现“发展先进核能科技,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神圣使命!
 
 

 
吴宜灿,现任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世界著名的核能中子物理科学家。30年来始终围绕中子输运理论与核安全开展研究,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应用三个层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领域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先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能源署IEA、第四代核能系统政府间国际组织GIF、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等国际核组织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郁杰,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核能科学与工程、机电一体化、超电磁体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励10余项。
 
 
链接:
 
 
 

 

 

如有相关问题,请您【点击在线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上五条同类新闻:
  • 目前食品辐射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方面
  • 官方权威发布:辐照食品无放射性或残留问题 可安全食用
  • 央视十集系列片《核电40载风云录》全集
  • 40余家主流媒体聚焦“中广核8-7公众开放体验日”
  • 14万吨核弹炸出人工湖,部长带头游泳:没辐射!

  • 课程推荐 | 打包发回信箱 | 关闭窗口

     
     中国民用核技术产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  
     邮件:3335996847@qq.com 电话:010-62790887 
       
    清华大学研修班高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