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17/11/6 19:55:05 来源: 核安全局
今天(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1周年祭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究竟如何,一直是科学家、政治家、公众和媒体最感兴趣的内容。31年过后,真相究竟如何? 本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家核安全局”2017-04-25《切尔诺贝利的真相到底如何?》 百度百科 互动百科 维基百科 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2006年4月27日第007版,国际新闻《国际社会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发生到现在,共有4000人死亡。全球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本月1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20年间,全世界共有200万人遭到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威胁,其中27万人因此致癌。 工人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008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祭》:目前,一般认为有320多万人受到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的侵害,但依然众说纷纭。世界卫生组织说,受到核辐射而死的人数为9000人,仍然有700万人居住在核辐射水平较高的地区。与此同时,研究表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另外6.6万人死于癌症。如今,在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生活着1.1万成年人和2000名儿童,他们距离切尔诺贝利约80公里。追踪研究发现,当地人患癌症、具有出生缺陷和寿命减少的概率非常高。 《文史参考》2011年第8期《人祸酿成史上最大核泄漏事故“死亡之城”切尔诺贝利25年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33万多人被迫离开家园,数千名儿童罹患甲状腺癌,上百万人生活在对自己健康和生活的忧虑之中,其影响持续至今。”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将经过整整40代人。然而,在苏联官方的统计中,切尔诺贝利事故只有59人因严重辐射而死亡。因辐射而患癌症死亡的人数至今没有准确说法。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说法,4000人因辐射而患癌症死亡,而绿色和平组织的估算数字却是高达9.3万人死亡。据军队的说法,50万清理人中的2万人已经死亡,20万残障。 《今日科苑》2015年06期科学史话栏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噩梦》:根据前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患放射病的200多人;从危险区总共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数据汇总 综合以上数据,绘图对比可得: ↑各媒体发布的死亡人数 ↑各媒体发布的受辐射致病人数 由图中可见,各家所述数据相差巨大,让公众感觉云里雾里,无疑加大了人们对核的恐惧。 下面,我们来看看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数据到底如何? 权威数据 ↓ 2008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电离辐射的源与效应》,在附件D中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辐射健康效应进行了说明: 死亡人数: 134人因受到大剂量照射而罹患急性放射病(ARS) 28人由于大剂量照射死于事故最初的几个月 19名ARS幸存患者死亡,各自死亡原因不尽相同,但不是直接死于核辐射照射、死亡与核辐射没有直接关联。 受照射人员发病率: 在受到大剂量照射的人员中,除白血病和白内障发生率增加之外,没有证据表明所有健康效应均归因于核辐射照射; 受到照射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大量增加,1991-2005年,已报道超过6000例,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饮用131I污染的牛奶等缘故(非核辐射人体),共有15例被证实死亡; 对于公众,没有证据将任何健康效应都归因于事故的核辐射照射。 环境影响: 对于环境,科学评估表明除了反应堆附近还处于封闭状态,放射物严重污染的周围30公里地区外,其他封闭的湖泊、森林的辐射状况大多数已经恢复到可接受的水平。大多数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或精神上的,而非健康或环境问题。 总的来讲,“切尔诺贝利论坛”的专家组报告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令人放心的。正如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访谈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数百位幸存者,并将口述记录整理成书《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一样,多关注幸存者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反思人类科技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问题,注意到公众是科技风险的承受者,科技传播应思考公众参与科技的机制和途径,让科技的发展和追求回到人更有意义。 (本文内容参考《中国环境报》2016年4月26日核与辐射专版《试拨历史浮云 点亮前行之路 ——写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之际》) ——— ——— CNTIA观点认为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无疑是人类在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事故,因事故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恐怕难以真正准确统计,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有些仍是个未知数。但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核能给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改善的确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核电事业的发展安全都是第一位,安全运营指标非常高,实际安全性也赢得了国际声誉。 中国自第一座商业核电站近30年来,按国际核事故分级:至今只有事件没有事故,0事故、0死亡的优秀业绩,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建设者付出了努力。如果,30年核电发电量换算成煤电(采煤+运煤+燃煤)死亡人数不会低于35000人。 只有控制好核电安全,才能造福人类。如今,随着核能技术的进步,在反应堆安全性设计、核电站操纵系统,都得到更大改善,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固有安全性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经过大量实验后才开始建设,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国家的监管也很严密。国家核安全局和安监局对所有数据都是实时动态管理,各个因素决定了第三代核电技术是非常安全的。比如抗震能力不仅能覆盖国内最高级别的地震,还要留有余量,而实际在核电站建设前选址,其实都选址在地质结构稳定区域。此外,还能够抵御大飞机撞击。即使在电源丧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安全。已经不可能再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或“日本福岛核电站”这样的核事故了。 根据现在我国核电企业的技术条件和安全控制水平,我们不必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或日本福岛的核泄漏问题过分担忧。 中国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环保数据远远高于传统火电厂。核电建设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做更多的公众宣传科普,让更多民众科学理性看待核能的发展。 CNTIA提供官方数据资料来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38302740213_tz.pdf 世界卫生组织: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03/zh/ 链接: 《食人巨鼠的谣言还在流传,切尔诺贝利的狼又来了》 《警惕向全世界贩卖的核恐惧:HBO神剧《切尔诺贝利》 《新华社:日本福岛核电站还有多危险?》 《 万钢:“核安全”概念需要科学界定 》 《 国家核安全局答疑 应消除民众恐核情绪 》 《煤矿历年死亡人数统计》
如有相关问题,请您【点击在线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