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近期会议
  联盟介绍
  加入联盟
 
 
 
 
 
 
 
首页 >> 核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核药”入选医保目录
     
 
核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核药”入选医保目录

更新时间: 2017/3/13 20:13:21 来源: 能源圈

 

 

 2017年2月23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其中,诊断性核药首次上榜,如下表所示。
 
 
我们认为,入选医保目录,将为核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打开广阔的成长空间,也为需要核药治疗的患者带来福音——可以报销了。
 
 
 
核药,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特殊制剂。核药按照临床核医学的用途可分为体内核药与体外核药。其中体外核药主要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免疫诊断试剂,而体内核药又可按照具体用途分为诊断用核药与治疗用核药。

诊断用核药主要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从而进行疾病诊断,也称为显像剂或示踪剂。放射性同位素在进入人体内后,会由于人体的自身机体活动与代谢在人体内扩散与转移,与此同时放射性同位素会按照自身的衰变规律进行衰变,并释放出相应的射线,通过对人体相应器官放射性射线能量以及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该器官的病理与生理变化。下表为目前主要的诊断用核药品种及适用领域。
 
 
 
诊断性核药当中的锝-99m半衰期极短,仅有6.02小时,衰变方式为γ衰变,无β射线释放,同时其所释放γ射线能量仅为0.141MeV,这使得使用锝-99m进行显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较小,而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消除,因此成为了诊断性核药中的主力军。根据2015年8月东诚药业增发收购云克药业股权草案中介绍,诊断用核素药物中锝-99m及其标记化合物占80%以上,广泛用于心、脑、肾、骨、肺、甲状腺等多种疾患的检查;此外碘-131、镓-67、铊-201、铟-111等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也有较多的应用;随着PET/CT显像仪器的推广应用,碳-11、氮-13、氧-15,尤其以氟-18等短半衰期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的应用也逐年增多。
  
  治疗用核药进行疾病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其产生的局部电离辐射对病变组织进行辐照,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作用。治疗用核药种类较多,其中碘-131用于治疗甲亢的应用时间较久,碘-131在进入甲状腺后通过释放β与γ射线对甲状腺进行辐照从而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缓解甲亢的效果。根据东诚药业重组云克药业草案介绍,国内治疗用核药已经在锶-89、钐-153、铼-188缓解骨转移癌的疼痛,钇-90微球用于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碘-125、钯-103等放射性密封籽源治疗难治性实体肿瘤,碘-131、钇-90Y等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分子药物用于霍金斯淋巴瘤和实体瘤的治疗,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下表为目前主要治疗性核药及其相应应用领域。
 

  
 
核技术应用≠核电
 
读完以上文字,相信读者对核能应用的理解,已超出核电的范畴。

  自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普逊发现电子以来,人类就已经开始对核技术进行研究和运用,非动力核技术运用的历史要远比军用核技术和动力核技术的历史要早,而且从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空间来看,非动力核技术的市场空间也更为广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曾指出,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正在为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宝贵贡献;就应用的广度而言,只有现代电子学和信息技术才能与同位素及辐射技术相提并论。

  根据大连国际(2017年2月27日公告将更名为“中广核技”)相关公告,国内核技术应用目前主要在辐射化工(材料改性)领域实现产业化,随着在医学、环保、印刷、轮胎等新领域拓展,未来核技术应用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台阶式特点,每当核技术在一个新的产业领域的应用成功实现产业化,核技术产业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根据中国电力新闻网援引中国同辐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如果中国核技术应用未来能够成功在医学、环保、印刷等新领域实现突破,核技术应用产业年产值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核技术应用产业链简单可以分为上游的射线发生装置,以及下游具体应用领域两个环节,如图所示,上游射线发生装置为整个核技术应用发展的基石。射线发生装置主要类型有:反应堆、加速器和同位素三类;下游的具体应用领域包括:改性材料、核成像、辐照加工、核医疗、核仪器仪表等几大类。
 

  近年来两大核电巨头均将核技术应用板块定位为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相应业务开展以及并购都给予了较大支持。2011年,中广核核技术应用公司与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相继设立和完成改组,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均为民用核技术的应用,而且分别背靠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至此行业内龙头企业显现。我们认为,未来两大龙头企业有望凭借集团的支持进一步加快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整合,从而推动国内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快速成长。
 

 

 

如有相关问题,请您【点击在线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上五条同类新闻:
  • 国内首批医用钴调节棒组件通过验收
  • 陈辉霖:核医学的放射性安全吗?

  • 课程推荐 | 打包发回信箱 | 关闭窗口

     
     中国民用核技术产业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  
     邮件:3335996847@qq.com 电话:010-62790887 
       
    清华大学研修班高端培训